坐月子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但是,民間傳言的月子禁忌有一些是存在誤區(qū)的,如果新媽媽完全按照民間月子來進行產后調理,也許就會適得其反,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小編提醒新媽媽產后坐月子一定要科學哦。
產后坐月子的原則
最講究月子里產婦的膳食。科學的膳食是關鍵。應根據產婦和嬰兒的身體狀況,制定營養(yǎng)、科學又美味的月子營養(yǎng)膳食。這樣,既能保證產婦和寶寶的營養(yǎng),又有利于產婦產后形體恢復。
最專業(yè)的寶寶護理。權威專家指出:寶寶出生后的28天內為危險期,需要專業(yè)、用心、細致的呵護。角色的轉變,使得新生兒父母等非專業(yè)人員不能為寶寶提供專業(yè)的護理,在寶寶出現(xiàn)各種不適(溢奶、嗆奶等)或癥狀(黃疸、濕疹等)時,不能正確判斷并作出即時處理。
產后心理調節(jié)最重要。據資料表明,我國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近五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嚴重產后抑郁。對寶寶健康和產婦產后恢復以及重返工作崗位是不利的,甚至于尋死覓活出現(xiàn)輕生。這時,新媽媽要學會排除產后抑郁。
最精心于“漂亮媽媽”。產后形體恢復已是產婦的必修課。產假過后,媽媽很快要投入工作,形體恢復對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如:面部護理、妊娠紋修復、乳房護理、纖體塑身等等。
產后坐月子原則
民間產后坐月子的誤區(qū)有哪些呢?
產后坐月子的誤區(qū)
惡風
不少人以為產婦怕風,風是“產后風”(指產褥熱)的禍首。因而將產婦房舍的門窗緊閉,床頭掛簾;產婦則裹頭扎腿,嚴防風襲。其實,自然界的風何罪之有?
產褥熱其實是藏在產婦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在作怪,多源于消毒不嚴格的產前檢查,或產婦不注意產褥衛(wèi)生等。如果室內衛(wèi)生環(huán)境差、空氣混濁,很容易使產婦、嬰兒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夏日里門窗緊閉,裹頭扎腿,還會引起產婦中暑,實不可取。
越晚下床越好
許多人認為產婦體質虛弱,需靜養(yǎng),就讓其長期臥床,甚至連飯菜都端到床上吃,其實這種做法弊多利少。如果產后較長時間不活動,很容易使血液本來就處于高凝狀態(tài)下的產婦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同時產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組織也會因缺乏鍛煉,托不住子宮、直腸或膀胱而膨出。
產后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于下肢血流增快和惡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鍛煉,早日恢復原來的收縮力,從而保護了子宮、直腸和膀胱等器官。一般情況下,產后24小時就可在床上靠著坐起來,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