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南昌中小學生們正式迎來了新學期。這段時間,南昌不少家長們也在盤算著新學期該給小孩報哪些興趣班。有家長統(tǒng)計出,2013年,僅小孩的課外培訓費就超過了1萬元,還有一些家長去年為小孩報了七八門興趣班。專家提醒,在培養(yǎng)孩子特長時,家長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合理選擇,避免“一廂情愿”和“貪多求全”。
家長:上興趣班是當下風氣
家長“欣寶媽媽”在“江南家長會”QQ群里算了一筆賬:2013年,正在上四年級的女兒報了古箏、美術、游泳等興趣班,僅培訓費就交了10160元。“我自己看到這個數字也嚇了一跳,沒想到一年下來培訓費花了這么多錢?!薄靶缹殝寢尅闭f,女兒班上很多同學都上了好幾門藝術課,女兒說如果自己不多學點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欣寶媽媽”說,女兒最初還上了英語培訓班,但后來不愿去,就沒上了,“堅持下來的這幾項都是她自己想學的,培訓時間全部安排在周六,我們周日可以帶她出去爬爬山。”
調查:為培養(yǎng)孩子舍得下血本
“欣寶媽媽”的賬單,讓不少家長深有體會。“蛋皮家長”表示:“如果真打算培養(yǎng)小孩,上培訓班是要花血本的,鋼琴培訓課動不動就200元/次。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愿意去上興趣班,并不是真對課程感興趣,而是因為有玩伴。”
有家長表示:“我家小孩四年級,去年學了古箏、舞蹈、英語、唱歌、奧數、書法、主持、畫畫,忙得不亦樂乎。給她報這些興趣班,主要是想讓她隨便玩玩,其中有三門是在學校學的,還能參加比賽,加起來的費用好像不到1萬元。不過,今年準備讓她停兩門,不想讓她太累?!?/p>
2月16日,記者調查了20位幼兒園和小學生家長,其中有14位家長表示,在學?;蛐M庵辽贋楹⒆訄罅艘粋€興趣班,主要學的是彈鋼琴、繪畫、舞蹈等。家長梁女士告訴記者,她為女兒報了小主持人和舞蹈班,“希望她從小有一份優(yōu)雅的氣質,不要比其他孩子差?!?/p>
建議:避免走進一廂情愿誤區(qū)
南昌一所培訓學校的教學主管顏老師表示,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資越來越多,而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確實很有必要。但在實際操作中,家長往往容易陷入一廂情愿和貪多求全的誤區(qū)。
其實,很多孩子對究竟該學什么好、自己是否適合進某個興趣班心中沒底,報名參加興趣班完全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和一手包辦。如果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缺乏興趣,反而會適得其反,可能還會影響其他方面的學習。此外,部分家長認為多學點總比少學好,今天讓孩子學繪畫,明天練鋼琴,孩子往往不堪重負,周末比平時在學校上課還忙得多,漸漸地對學習生厭。
顏老師認為,家長們首先要改變對特長教育的認識,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孩子。為孩子報幾個素質類、興趣類的培訓班,不僅要看孩子的興趣,還要看年齡和心理特點,切勿拔苗助長。其次,孩子的精力有限,特長教育僅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家長要學會選擇,要知道自己的孩子適合學什么,而不是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