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警察叔叔抓到的不一定全是壞人,不能叫犯罪分子,叫犯罪嫌疑人?!鼻叭障挛缭谌舜笳憬瓐F駐地,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級法院院長齊奇接受“小記者”采訪,頗費心思地解釋如何“保護壞人”,才能防止冤假錯案,數(shù)十分鐘的采訪成為難得的普法課程。
這幾位小學生由浙江本地機構組織赴京,作為“小記者”采訪代表委員。齊奇在駐地酒店走廊茶水間剛坐下,就被追問:“奇伯伯,怎么防止假案啊?”“你說的是冤假錯案?!饼R奇邊笑邊解釋。
“被警察叔叔抓到的人以往都叫壞蛋”,齊奇話音剛落,小朋友們都點頭?!暗麄儾灰欢ㄈ菈娜?,不能叫犯罪分子,要叫犯罪嫌疑人。”齊奇接下來的解釋讓小伙伴們瞪大眼睛:“你們常常認為的‘壞人’,要等法院判了才能確認是犯罪,判之前要保護他們的權利,要請律師幫他們說話?!?/p>
齊奇通俗地解釋了警察、檢察官和法官的關系后說:律師能讓法官看到更多證據(jù)、理由,律師還能重視“壞人”的人權,防止刑訊逼供———“就是辦案的叔叔分析他是壞人,老想他承認,他不承認有時還揍他兩下,結果說出來的東西可能成為‘壞人犯罪’的證據(jù)?!?/p>
齊奇舉例,浙江對判刑3年以上的案子要求用公共財政花錢幫嫌疑人請律師。去年浙江法院為8019名沒錢請律師、可能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告人,通知法律援助的律師出庭,其中12名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裁定準予檢察機關撤回起訴152件。
“以前我們聽警察叔叔的多一點,聽律師叔叔的好像少一點,這是不對的。”齊奇說,“就是要平等對待,法官做到中立?!币幻』锇椴逶??!皩?,客觀分析、審查證據(jù),律師叔叔幫嫌疑人辯護清楚,法院判決才能防止冤假錯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