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一條節(jié)目反饋,昨天《焦點訪談》報道了哈爾濱亞布力滑雪一日游市場混亂,個別旅行社強迫游客消費,欺客、宰客的問題,現在當地旅游部門已經吊銷了節(jié)目當中涉及的芳林旅行社的經營許可證,導游的導游證,同時對涉事滑雪場進行整頓和處罰。黑龍江省旅游局要求立即開展旅游市場的檢查,重點整治“一日游”的市場秩序,打擊欺客、宰客等行為。
再來看今天的節(jié)目,存話費、送手機、贈服務。這樣的事大家都聽說過,也有很多人參加過,但不管存多少花費,送什么樣的手機和服務,活動有多優(yōu)惠,都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消費者自愿。
但是在云南省宣威市的阿都鄉(xiāng)有些人在這樣的活動面前卻并不能如己所愿。
解說:
阿都鄉(xiāng)位于宣威市東北部,是云南省20個邊遠特困鄉(xiāng)之一,大佐村的徐天奇2010年因為車禍高位截癱,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日子本來就過的艱難,偏偏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最近老是找徐天奇要錢,而且還不是個小數目。
宣威市阿都鄉(xiāng)大佐村村民徐天奇:
就是要買一部手機要500元,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師直接說了,這是校長已經卡到每一個班里,要每一個班的班主任必須把這個事情做好,你必須要交。
解說:
那么學校為什么要求學生買手機呢?
宣威市阿都鄉(xiāng)大佐村完全小學校長吳維躍:
在這個平臺上,老師可以發(fā)作業(yè)本給學生家長。另外學生可以打親情電話給家長。另外進出小門自動發(fā)短信給學生家長。
解說:
這項業(yè)務聽著還不錯,但又跟花500塊錢買手機有什么關系呢?吳校長解釋說手機其實是免費的,收的那500塊錢并不是買手機的錢。
吳維躍:
存500塊錢的電話費,然后送你580塊錢的話費,然后送你一部價值400塊錢的手機,這個是存話費然后送手機,然后贈我們翼校通。
解說:
原來手機雖然是免費送的,但是必須提前預算500塊錢的電話費。不僅如此兩年之內手機每個月要保底消費50塊錢,如果每個月消費達不到這個數預存的話費也不退。
徐天奇:
500元對我們農村來說是個的數字,不小。并且每一個月保底50元,我本來日常生活就不能自理,靠我的父親、母親,靠兩個七歲八歲的孩子來照顧我,我哪兒來這個錢去交。
解說:
那么這500塊錢能不能不交呢?
吳維躍:
我是覺得這個平臺這個信息交流非常好,我們只能是盡力去和家長溝通交流,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說把家長怎樣,逼家長或者其他怎樣的,我們沒有做。
記者:
實際上你們對學生對家長都沒有強制?
吳維躍:
我們沒有,我們從來沒有強制過。
宣威市阿都鄉(xiāng)中心學校校長張承邦:
你存500塊錢話費,這個話費仍然是你自己的話費,你沒有被別人拿掉,而且你存500塊錢的話費,我是說自愿的,不可能他不交,你讓他交。
解說:
如果是這樣,那學生家長參不參加這個活動,交不交錢就應該全憑自愿,但記者在采訪當中發(fā)現情況卻不是這樣。
徐天奇:
我沒有去交這個錢,但是每一次我的孩子每一個星期每一天回家,就是天天在家里賴著不去,說老師說了,不交錢又不準去了什么什么的,來回讓孩子在這里折磨,對我們老百姓是一種摧殘,對我的孩子是一種折磨。
村民:
因為孩子經常回來鬧,所以我們就是有時候,(別)為難孩子,500塊錢也就算了,就交了。
解說:
嘴上說沒有強制,實際上卻成了一種變相的強制,不少家長不愿孩子在學校受委屈,無可奈何交了錢。田云書老漢的兒子和女兒都在外打工,他和老板照顧兩個村子和兩個外孫,田云書怕委屈幾個孩子往學校交了500塊錢,準備買一部手機,可這都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