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種食材,其實大家最關心的是它的價格對吧?如果價格不夠親民的話,無論它多有價值,我們都不會把它列入日常食材當中。那么,鵝肉的價格如何呢?
一般來說,新鮮的鵝肉一斤的價錢是40元到60元之間。當然,不同的地區(qū),報價也會有所不同。特別是冬天,鵝肉的價格就會稍稍貴一些。
而鵝肉的一些副產品,比如鵝肉干、鵝翅、鵝肝等,價格就取決于它的牌子。小編在各個電商網站上瀏覽了一下,它的價格高低還是有些差距的。小編建議大家,在挑選這些副產品的時候,多關注一下網上的評價,以及該產品是否有注冊商標、是否有食品認證,不要只貪圖它的價格便宜。這樣才能買到好吃又實惠的食物。
除了買一些鵝肉的副產品,我們也可以自己買來鵝肉燙火鍋、燉個湯。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道菜——燉鵝肉。
材料:鵝1只(約2000克),火腿、冬筍(可以用新鮮的,也可以用袋裝筍)、猴頭菇、雞腿菇適量,生姜20克,大白菜梗100克,鹽、黃酒適量。
做法:
1、先將鵝去毛雜、內臟,用開水中氽2-3分鐘,將血末煮出來,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切成塊待用。
2、冬筍、猴頭菇、雞腿菇洗凈切塊待用。生姜切片。大白菜洗凈去葉留梗,切成長段。
3、湯鍋里加清水,加入姜塊,燒開后,把鵝、火腿、筍放進鍋中,大火燒滾后加黃酒,轉小火燉一小時。
4、將猴頭菇、雞腿菇和大白菜梗放進湯鍋里,加上鹽,再煮1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鵝肉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是因為其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特別適合食療。那它究竟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呢?
1、鵝肉可治療和預防咳嗽病癥,尤其對治療感冒和急慢性氣管炎、慢性腎炎、老年浮腫、肺氣腫、哮喘咳痰有很好的療效。
2、鵝肉含有豐富無機鹽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E。
3、鵝肉的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別是亞麻酸含量遠遠超過其他肉類。而且鵝肉的脂肪熔點也很低,質地柔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4、鵝肉能補虛益氣,主治中氣不足,消瘦乏力等癥。
5、鵝肉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還有控制病情發(fā)展和補充營養(yǎng)的作用。
6、鵝肉屬完全蛋白質,其中含有十多種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
對于不是很仔細觀察家禽類的人來說,鴨肉跟鵝肉感覺好像差不多,我們要怎么分辨這兩者呢?
1、看個頭。如果你是在市場買新鮮的鴨肉或鵝肉,那么就看它一整只的個頭。相對來說,鵝的個頭會比鴨大一些。
2、看口感。鵝肉相對與鴨肉來說,會更為肥美一些,細膩一些,鴨肉的口感比較柴,骨架比較多。但鵝肉的脂肪含量比較少,如果做得不好也會吃上去比較柴。
3、看肉質。鵝肉比較粗,鴨肉比較細。
以上這幾點是我們分辨鵝肉與鴨肉的主要依據。除了這些,鴨肉與鵝肉還有什么區(qū)別呢?鵝肉與鴨肉從營養(yǎng)價值上來說,并沒有很大的區(qū)別,它們都屬于紅肉,都富含蛋白質,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但從中醫(yī)理論上來說,鴨肉性涼,鵝肉性溫,不同人、不同季節(jié)可根據需要選擇。
我們了解了鵝肉與鴨肉的區(qū)別,還有一種家禽還沒比較,那就是雞肉。雞肉也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那么鵝肉與雞肉哪個更有營養(yǎng)呢?
雞肉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以及多種磷脂,這些都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中醫(y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對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而根據測定,鵝肉的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雞肉、牛肉、豬肉都高。它的脂肪含量較低,僅比雞肉高一點,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鵝肉脂肪品質好,含有的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組成接近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能夠更好地被消化。
所以如果硬要比較出結果的話,鵝肉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好脂肪”,營養(yǎng)也更均衡,因此和雞比起來“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