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鉀分后天營養(yǎng)缺乏型和先天遺傳型兩類型。臨床和病理學又分C外缺鉀和C內(nèi)缺鉀。
造成寶寶后天營養(yǎng)缺乏鉀的原因很多,如寶寶頻繁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和長期胃腸引流,這使鉀從消化道中的排出增加,因此造成了寶寶缺鉀的狀況。
而先天遺傳型的就難醫(yī)治,尤其遺傳性缺鉀,需科學的發(fā)展能進行基因改造治療才能徹底治愈。
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其作用主要是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正常功能,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體一旦缺鉀,不僅精力和體力下降,而且耐熱能力也會降低。寶寶缺鉀有什么樣的癥狀呢,具體來說大概有下面這些癥狀:
1、當體內(nèi)缺鉀時,會造成寶寶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寶寶的呼吸肌麻痹死亡。
2、低鉀會使寶寶的胃腸蠕動速度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
3、心跳過速且心率不齊,肌肉無力、麻木、易怒、惡心、嘔吐、腹瀉、低血壓、精神錯亂、以及心理冷淡。
寶寶缺鉀嚴重會有什么樣的危害呢?
缺鉀會讓寶寶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嚴重者有腸麻痹,腹瀉和腸道梗塞。
鉀對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有關(guān),當機體缺鉀時可致全身乏力,四肢肌肉最為突出,腱反射遲鈍或消失,嚴重時可發(fā)生癱瘓。
呼吸肌受累,可引起呼吸緩慢,嚴重時可造成呼吸困難或驟停而死亡。
嚴重缺鉀可以造成各種組織的損傷,其中以腎和心臟受損最為嚴重。
缺鉀可因心肌興奮增高而導致心律失常,嚴重時可因心室顫動而致死。另外還可表現(xiàn)為倦怠、反應(yīng)遲鈍、嗜睡或有煩燥不安,嚴重時會出現(xiàn)神志不清等現(xiàn)象。
寶寶如果出現(xiàn)不適癥狀,如四肢軟弱無力、軟癱、呼吸困難、神志不清、惡心、嘔吐、心悸等,就應(yīng)該及時的就診,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促進身體的恢復(fù),同時應(yīng)該密切配合好醫(yī)生。
只有到了嚴重缺鉀的地步才會選擇服用或者注射藥物的方式來治療,現(xiàn)行治療缺鉀的方式有兩種:
1、口服
一般采用口服鉀,成人預(yù)防劑量為10%氯化鉀30-40ml/d(每g氯化鉀含鉀13.4mmol)。氯化鉀口服易有胃腸道反應(yīng),可用枸櫞酸鉀為佳(1g枸櫞酸鉀含鉀4.5mmol)。
2、注射
靜脈輸注氯化鉀,在不能口服或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濃度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鉀10~20ml,每g氯化鉀必須均勻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yù)防,通常成人補充氯化鉀3-4g/d,作為治療,則為4~6g或更多。
由于寶寶缺鉀分為先天性缺鉀和后天性缺鉀,因此為寶寶補鉀也有分開治療,對癥下藥。專家指出,兒童每日應(yīng)攝取鉀1600毫克,成人每天2000毫克。寶寶如果是后天性缺鉀,可以讓寶寶們多吃富含鉀的食品,紫菜、海帶等海藻類食品含鉀較多,所以紫菜湯、紫菜蒸魚、拌海帶絲、海帶冬瓜湯等,可以多做給寶寶吃;菠菜、莧菜、青蒜、大蔥、蠶豆、毛豆等含鉀量亦較高;糧食以蕎麥面、玉米面、紅薯中含鉀較多。此外,多吃含鉀的水果對補鉀效果也不錯,水果中以香蕉、西瓜最豐富,而多喝些茶水,對補鉀也有好處。如果是先天性缺鉀,只要你能常帶些氯化鉀類鉀劑類藥片在身邊(刺激胃腸粘膜,可在飯后服用)經(jīng)常給寶寶補充鉀元素就行了,另外可試用中草藥來治療。
專家還指出,多吃含有鎂元素的食物,也有有助于保持細胞內(nèi)的鉀,而攝入過量的鈉、酒精、糖類;服用利尿劑、輕劑、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和心理壓力過大會妨礙鉀的吸收。
最后,小編給媽媽們推薦3款可以為寶寶補鉀的食譜:
推薦1:土豆餅
材料:土豆400克、全麥面粉1杯(240ml)、雞蛋2個、嬰兒有機醬油2茶匙(10ml)、胡椒粉少許、蔥花10克、橄欖油
做法:將土豆去皮切成長條,放入沸水中煮熟撈出瀝干水待用。將土豆條放入盆中,加入雞蛋、醬油、蔥花、胡椒粉和1湯匙橄欖油拌勻。加入面粉拌勻,面粉糊要可以把所有土豆條包裹住。平底鍋燒熱,放入少許油,倒入土豆面糊抹平,用小火將餅煎至金黃色,翻面,再煎至金黃色即可,取出切成小塊即可。
推薦2:菠菜湯
材料:菠菜500克、醬油3克、鹽2克、姜3克
做法:菠菜洗凈切成段,并用沸水略煮撈出,放入涼水沖涼。油燒熱,加姜末、醬油,烹出香味后,隨即倒入清湯2500克、菠菜。待湯開后即成。
推薦3:紅棗山藥粥
材料:棗(干)30克、山藥250克、稻米100克、白砂糖15克
做法:將紅棗用沸水漲發(fā)后去核切丁,山藥去皮切丁,紅棗丁和山藥丁都加白糖腌30分鐘。將大米高火12分鐘熬成粥成,加入紅棗丁、山藥丁,用低火1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