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往往不能在孩子生病的第一時間判斷出孩子是否患上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因為咳嗽是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癥狀,不少媽媽一開始只當這是單純的感冒咳嗽,結果拖延了病程。下面就是媽媽網網友的一些親身經歷:
媽網網友牛牛媽090512:周二女兒起床有點咳嗽,沒在意,照樣打了流感的預防針,結果晚上有點發(fā)燒,周三開始就咳得更厲害了,周四晚上看了夜診,周五又看了中醫(yī),周六又帶去婦幼看了,確認是急性支氣管炎,咳得真是辛苦,睡覺都在咳。
媽網網友愛我豆豆:我家寶寶前天有點點咳嗽,昨天咳嗽加重去醫(yī)院打了吊水,今天又打了,還是咳嗽,有很明顯的痰音。檢查出來是支氣管炎,而且燒到38度8,比昨天更嚴重了,急啊,怎么打了兩天吊水還更嚴重了呢?好煩惱!現在最關鍵是痰去不了啊,還有發(fā)燒的情況。
媽媽網網友sjxlbetsy:剛開始就是咳幾聲,接著是流清鼻涕,咳中帶痰,還發(fā)燒!我們趕緊給他喂家里自備的退燒藥,大約半個小時,燒就退了。但是他還是在咳,而且這回是咳到滿臉通紅,貼近他的喉嚨一聽,有“嘶嘶”的聲響,我趕緊手握成中空拳,給他輕輕的拍背……就這樣觀察了一天,好像有好轉的跡象。
但是第二天他又發(fā)燒了。這回我們不敢再私自用藥了,就帶他到醫(yī)院掛號看醫(yī)生。醫(yī)生檢查之后說嘟嘟是由于天氣潮濕引起的病毒感染而導致急性支氣管炎,需要打針和吃藥。
看了以上案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到底可以如何總結呢?小兒急性支氣管炎以咳嗽為主要癥狀,隨著病程,孩子會出現頻繁的干咳,并且咳嗽劇烈,接著就會變成痰咳。咳嗽一般延續(xù)7~10天,有時遷延2~3周,或反復發(fā)作。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癥狀較輕的孩子,一般看起來并不會病怏怏的,并且較少有全身癥狀。若孩子的癥狀較重,容易感覺疲勞,影響睡眠食欲??砂l(fā)熱38~39℃,偶達40℃,多2~3日即退。甚至發(fā)生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
疾病名稱
與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區(qū)別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體征:發(fā)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 乏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兒童可訴頭痛、腹痛、咽部不適;咽部充血,有時扁桃體充血、腫大,頸淋巴結可腫大并壓痛,肺部聽診多正常。
支氣管異物
當有呼吸道阻塞伴感染時,其呼吸道癥狀與急性氣管炎相似,應注意詢問有無呼吸道異物吸入史,經治療后,療效不好,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胸部X線檢查表現有肺不張、肺氣腫等梗阻現象。
毛細支氣管炎
毛細支氣管炎多見于6個月以下嬰兒,有明顯的急性發(fā)作性喘憋及呼吸困難。體溫不高,喘憋發(fā)作時肺部羅音不明顯,緩解后可聽到細濕羅音。
支氣管肺炎
重癥支氣管炎為與肺炎早期難以鑒別,如聽到較深羅音或捻發(fā)音,咳嗽后羅音無明顯減少時,應考慮肺炎作胸部X線檢查以確診。
西醫(yī)治療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止咳: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癥狀是咳嗽,并且可出現劇烈咳嗽影響孩子作息的情況。因此治療時可服用鎮(zhèn)咳藥,但應避免給藥過量以致抑制分泌物的咳出。
化痰:化痰并不意味著抑制痰被咳出,可用超聲霧化吸入使痰液稀釋,同時要注意拍背排痰或人工吸痰。
平喘:患小兒急性支氣管炎較為嚴重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咳喘的情況,此時可服用止喘藥如氨茶堿、博利康尼或激素等治療。
退燒:癥狀較為嚴重的患兒會出現發(fā)熱癥狀,當孩子體溫超過38.5℃以上時給予退熱處置。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需要止咳化痰
孩子若患上急性支氣管炎,家長可按一下方法進行護理:
1.注意隔離孩子。一方面孩子患病后應當注意避免接觸健康兒童以防傳染,另外孩子患病后也盡量不與其他患兒接觸,這樣能減少繼發(fā)細菌感染的機會。
2.注意孩子所處房間的空氣濕度。如果在秋冬季節(jié)空氣干燥,可考慮使用加濕器,但一定要注意加濕器本身是否干凈。
3.注意給孩子補充水分?;忌闲杭毙灾夤苤?,要盡量讓孩子多喝溫開水,避免讓孩子喝飲料,以免刺激誘發(fā)咳嗽加重病情。
4.控制感染。當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存在細菌感染或趨勢時,可酌情使用消炎藥(抗生素)。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在中醫(yī)上根據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實熱喘。治法以疏風散寒、清熱宣肺、降熱平喘為主。
分類
癥狀
對癥治療
風寒咳嗽
主要癥狀為突然咳嗽,咳聲急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癢或伴頭痛、惡寒或不發(fā)熱,苔微白,脈浮。治以辛溫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杏蘇散加減:杏仁6g,蘇葉3g,前胡9g,半夏6g,牛蒡子6g,生姜3片。
風熱咳嗽
主要癥狀為咳嗽不爽,痰液黃黏稠,咽紅口干,鼻塞流黃涕,或伴發(fā)熱有汗,舌苔微黃白,脈浮數。治以辛涼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飲加減:桑葉9g,菊花9g,杏仁6g,白前9g,黃苓6g,枇杷葉9g,桔梗9g。
實熱喘
患兒發(fā)熱較高,同時伴有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蘇子6g,萊菔子9g。
食療方一:冬瓜子紅糖飲
主要功效:化痰利水
對癥治療:咳嗽痰多,且痰稀量多,舌苔色淡、潤滑者。
食材:取新鮮冬瓜子15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冬瓜子加入適量紅糖搗爛,然后加入開水調成汁,給孩子每天喝2次。
冬瓜子紅糖飲有化痰利水的功效
食療方二:橘皮粥
主要功效:健脾行氣化痰。
對癥治療:痰濕咳嗽,痰稀量多,納差,腹脹,大便不利者。
食材:粳米100克,橘皮2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鍋中燒開水,將提前用清水浸泡20分鐘的粳米倒入鍋中,煮開。
2)將新鮮橘皮清洗干凈,稍微刮去一些內膜切成小碎丁。
3)把橘皮加入粥中繼續(xù)用中小火燉煮。
4)米爛粥稠即好,吃的時候加入紅糖調勻即可。
食療方三:花生大棗蜂蜜湯
主要功效:益氣潤肺。
對癥治療:肺氣虛久咳不止,咳而無力,動則氣喘。
需要的食材:花生米、大棗、蜂蜜各30克。
做法:把花生米、大棗、蜂蜜各30克用水煎,食花生、棗,喝湯。1日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