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饅頭的方法、步驟雖然非常簡單,但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明明已經(jīng)完全按照做饅頭的步驟來做了,為什么就總是怎么做都做不好呢,要不就是饅頭的外觀不好看,要不就是饅頭不夠香軟,等等。但其實,這就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了,在這里,小編將會給大家說明一些蒸饅頭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做饅頭真正成為一件簡單、充滿樂趣的事。
1、發(fā)酵面時一定要發(fā)到時間,劑子口一定要朝上,北方人一般不會把面團再揉成饅頭狀,這是劑子口要朝下的原因,日常食用的一般都是白面饅頭,因此一般不會加別的東西,只有逢年過節(jié)有時候會在饅頭上加點棗花生之類的。
2、下劑子擺在籠屜上時,千萬不要碰,否則不會“開花”。
3、上籠屜時火一定要旺,而且要在水沸時上籠屜。特點:色澤潔白,形如花朵,甜香爽口。
4、發(fā)酵粉用35度-37度溫水化開,用這個水和面。到軟硬適度不粘手,揉光用濕布蓋好醒面發(fā)酵。然后將面置于案板上,加干面再揉勻,再醒一會。這時就隨便你了,是加豆餡,是放肉和菜或是其它東西作成諸如豆包、包子、花卷、糖三角,就看你的想吃什么了。成形后,再放約半小時。特別注意的是上鍋開蒸這道工序,一定要中火,鍋里要用冷水。要是像平常那樣大火開水,出來的絕對是死面團,大火開水的作法只適用于用面肥發(fā)酵的面。
5、蒸饅頭不要用熱水。許多人愛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以為這樣開得快。其實這并不科學。因為生冷的饅頭突然遇到熱氣,表面粘結(jié),容易使饅頭夾生。正確的方法應是在鍋內(nèi)加冷水,放入饅頭后,再加熱升溫,可使饅頭均勻受熱,松軟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