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jù)中醫(yī)理論,乙肝是由濕、熱、毒3種因素同時或分別侵害人體所致的一種疾病。若患者的病情遷延不愈,病毒侵及臟腑,患者可出現(xiàn)肝腎陰虛或肝郁脾虛等嚴重病癥。因此,乙肝病人應根據(jù)各自病情的不同,選用不同的中藥治療。食療是中醫(yī)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它具有療效可靠,操作簡便,毒副作用小的特點。因此,食療更適合于乙肝病人的治療。下面,根據(jù)中醫(yī)辯證施治的原理,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乙肝的食療方法。
一、治療濕毒型乙肝的食療方法
濕毒型乙肝病人,常有肝區(qū)隱痛,上腹部悶脹、食欲下降、口淡、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癥狀,治療此癥應以祛濕解毒護肝為主。
方法1:
原料:野生靈芝10克、白術(shù)10克、瘦豬肉50克。
制法:將上述原料放到瓦煲內(nèi)煲湯,直到豬肉燉爛為止。
用法:吃肉喝湯,早晚各服一次,每日1劑。
方法2:
原料:生苡仁100克、淮山藥20克、炒扁豆20克、鮮雞腳100克一150克。
制法:將上述原料放入瓦煲內(nèi)煲湯,直至將雞腳燉爛為止。
用法:佐餐服,每日服2次,每日1劑。
二、治療熱毒型乙肝的食療方法
熱毒型乙肝病人常有肝區(qū)疼痛、口苦口干、腹脹、倦怠乏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厚等癥狀。治療此癥應以清熱、解毒、護肝為主。
原料:夏枯草30克、鮮茅根50克、冰糖適量。
制法:將夏枯草與鮮茅根一起用水煎。待煎好后,再加入適量的冰糖。
用法:代茶飲,每日1劑。
三、治療肝郁脾虛型乙肝的食療方法
肝郁脾虛型乙肝病人常有消瘦、神疲乏力、兩脅疼痛、面色滯暗、食欲差、腹脹、舌有齒印等癥狀。治療此癥應以疏肝、解郁、健脾主。
方法1:
原料:雞骨草60克、紅棗(去核)10枚。
制法:將上藥用水煎。
用法:代茶飲,每日1劑。
方法2:
原料:活鯽魚250克、玫瑰花10克、赤小豆150克。
制法:將收拾干凈的鯽魚與玫瑰花、赤小豆一起放入瓦煲內(nèi)煲湯,直到把小豆和鯽魚燉爛為止。
用法:佐餐服,每日l劑。
四、治療肝腎陰虛型乙肝的食療方法
肝腎陰虛型乙肝病人多有頭暈目脹、耳鳴、口苦舌干、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腰酸腿軟、肝區(qū)痛、大便于結(jié)、小便黃短、舌紅少苔等癥狀。治療此癥應以滋肝養(yǎng)腎護肝為主。
方法1:
原料:甲魚(重約250克一500克)一只,枸杞子25克、淮山藥30克、女貞子15克、陳皮絲2克。
制法:先將甲魚殺死,收拾干凈,然后將甲魚和上藥一同用水煎,直到把甲魚燉爛為止。
用法:吃甲魚肉喝湯,佐餐服,每日服2次,每日1劑。
方法2:
原料:淮山藥25克、桂圓肉15克、甲魚(重約250克~500克)一只。
制法:先將甲魚殺死、收拾干凈,然后把甲魚和上藥及適量的水一起放入燉盅內(nèi),隔水燉,直到把甲魚燉爛為止。
用法:吃甲魚喝湯,佐餐服,每日服2次,每日1劑。
小編推薦:從立春起,冬季結(jié)束,春季開始,2月溫度非常多變。外界大氣候,身體小舞臺。體內(nèi)陰陽二氣交戰(zhàn),結(jié)果常是“火”氣大盛,隨時清火,調(diào)和陰陽是本月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