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檢查的檢查主要包括頭部和頸部。那么頭部和頸部的哪些部位,需要檢查呢?下面跟媽網(wǎng)百科一起了解吧。
1、觀察頭部外形、毛發(fā)分布、異常運動等;觸診頭顱;視診雙眼及眉毛;分別檢查左右眼的近視力(用近視力表)。
2、檢查下瞼結膜、球結膜和鞏膜;檢查淚囊;翻轉上瞼,檢查上瞼、球結膜和鞏膜。
3、檢查面神經(jīng)運動功能(皺額、閉目);檢查眼球運動(檢查六個方位);檢查瞳孔直接對光反射;檢查瞳孔間接對光反射;檢查集合反射。
4、觀察雙側外耳及耳后區(qū);觸診雙側外耳及耳后區(qū);觸診顳頜關節(jié)及其運動。
5、分別檢查雙耳聽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
6、觀察外鼻;觸診外鼻;觀察鼻前庭、鼻中隔;分別檢查左右鼻道通氣狀態(tài)。
7、檢查上頜竇,注意腫脹、壓痛、叩痛等;檢查額竇,注意腫脹、壓痛、叩痛等;檢查篩竇,注意壓痛。
8、觀察口唇、牙齒、上腭、舌質和舌苔;借助壓舌板檢查頰粘膜、牙齒、牙齦、口底;借助壓舌板檢查口咽部及扁桃體;檢查舌下神經(jīng)(伸舌)。
9、檢查面神經(jīng)運動功能(露齒、鼓腮或吹口哨);檢查三叉神經(jīng)運動支(觸雙側嚼肌,或以手對抗張口動作);檢查三叉神經(jīng)感覺支(上、中、下三支)。
10、觀察頸部外形和皮膚、頸靜脈充盈和頸動脈搏動情況;檢查頸椎屈曲及左右活動情況;檢查副神經(jīng)(聳肩及對抗頭部旋轉)。
11、觸診耳前淋巴結、耳后淋巴結、枕后淋巴結、頜下淋巴結、頦下淋巴結、頸前淋巴結淺組、頸后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
12、觸診甲狀腺軟骨、觸診甲狀腺峽部(配合吞咽)、觸診甲狀腺側葉(配合吞咽)。
13、分別觸診左右頸動脈;觸診氣管位置;聽診頸部(甲狀腺、血管)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