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拉肚子的癥狀具有以下3個條件時才可稱腹瀉:
1、大便次數(shù)明顯增多
2、糞便變稀,形態(tài)、顏色、氣味改變,含有膿血、粘液、不消化食物、脂肪,或變?yōu)辄S色稀水,綠色稀糊,氣味酸臭。
3、大便時有腹痛、下墜、里急后重、肛門灼痛等癥狀。
患腹瀉的孕婦一般可在24~96小時后恢復正常排便。如治療無效,應進行糞便細菌學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同時進行腸道原蟲與寄生蟲檢查。必要時慎行纖維乙狀結(jié)腸鏡檢查,以除外炎癥性病。
孕婦的腹瀉與普通人一樣,大部分都是感染所引起的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有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等;受寒和感冒也會引起腹瀉;也有可能是吃了海鮮等食物過敏引起的。
有的孕婦過于緊張,大便稍微有些稀爛、次數(shù)稍多就以為自己是腹瀉,十分擔心并馬上就醫(yī),其實過于緊張是沒有必要的。盡管腹瀉的確會引起胃腸道不正常的蠕動,但一兩次腹瀉并不會對胎兒產(chǎn)生影響。如遇上輕微腹瀉,孕婦與普通人一樣上趟廁所,把毒素排出后,不再發(fā)生腹痛和腹瀉就沒事了,也可以適當吃些白粥清理腸胃。專家強調(diào),精神緊張反而對胎兒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