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術語艱澀難懂,我們拿到化驗單時常常感到一頭霧水,很多時候都需要醫(yī)生的講解才能理解。但是日常醫(yī)生醫(yī)務繁忙,“三言兩語”就打發(fā)了我們。為了進一步了解病情,我們很想把檢查結果單弄個清楚明白。那么,梅毒血清試驗結果怎么看呢?媽網(wǎng)小編嘗試當一回“醫(yī)生”,幫大家搞清楚梅毒血清試驗單到底講了什么。
常用的初篩試驗包括:RPR試驗(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TP-ELISA試驗(酶免試驗驗)。
確認試驗有:TPPA試驗(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
1、RPR試驗:分為定性和定量。定性即直接報告陽性或陰性結果,定性為陽性要再次進行定量。定量即報告滴度,滴度達1:8即報告陽性,要進行臨床治療,不能只做定性不做定量。
2、TP-ELISA試驗:結合RPR進行結果診斷,陽性者一定要給出S/CO比值:>2-3低度可疑,>3-4中度可疑,>5-6高度可疑。
3、TPPA試驗:只做定性檢測,定量無意義。RPR結果呈陽性者,再進行此項試驗。梅毒患者經過治療后,TPPA試驗仍可呈陽性,有的可終生陽性,所以不能用它作為療效觀察的指標,也不能區(qū)分既往感染和現(xiàn)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