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12個月內是女性一生中發(fā)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時期。我國近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在15—30%之間。產后抑郁癥通常在6周內發(fā)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也可持續(xù)1—2年。產后抑郁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四個方面:
情緒方面,常感到心情壓抑、沮喪、情緒淡漠,行為表現為孤獨、害羞、不愿見人或傷心、流淚,甚至焦慮、恐懼、易怒,每到夜間加重;
自我評價降低,自暴自棄、自責、自罪,或表現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戒心,與家人、丈夫關系不協(xié)調;
產后抑郁癥
創(chuàng)造性思維受損,主動性降低,行為上反應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效率和處理事物的能力下降;
對生活缺乏信心,覺得生活無意義,出現厭食、睡眠障礙、易疲倦、性欲減退,還可能伴有一些軀體癥狀,如頭昏頭痛、惡心、胃部灼燒、便秘、呼吸心率加快、泌乳減少等。病情嚴重者甚至絕望,出現自殺或殺嬰的傾向,有時陷于錯亂或昏睡狀態(tài)。
從女人變成母親,是一個自我成熟、完善的過程。一些新媽媽在產后容易出現心理脆弱,常常會因家人的言語、神情而莫名其妙地抑郁,而這種抑郁情緒容易渲染至丈夫。作為新媽媽,應該學會自我調節(jié),而新爸爸也可以從中挑選幾個調節(jié)的小方法,共同培養(yǎng)兩個人適應新生活狀態(tài)的能力,保持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