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觀察 防止不良反應
總之,家長要明確,一類疫苗必須接種,至于二類疫苗或者替代疫苗,則要根據(jù)孩子的自身情況、家庭經(jīng)濟條件、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等綜合考慮,適當選擇,可以請專業(yè)醫(yī)務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觀察:細心觀察 防止不良反應
專家介紹,疫苗對人體而言是一種異體或大分子物質,在注射進人體后,通過誘導人體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對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時,也可能會發(fā)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應以外的其他不利于機體的反應,稱之為“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因此為了保證安全,各種預防接種必須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進行。如果孩子身體不適,就暫時不要接種。
接種疫苗前,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如果出現(xiàn)哭泣、睡眠不安等情況,要引起重視。如果家長無法確定是否可以進行預防接種,可以由醫(yī)務人員進行確認。
接種完疫苗,必須讓孩子在接種場所休息30分鐘,觀察是否有過敏等異常反應,不可擅自提前離開。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但很容易被家長忽略。
回家后,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發(fā)燒。流行病學專家賀雄教授提醒各位家長,一般打預防針后發(fā)熱很少超過38.5℃,而且往往都是一過性的。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以不用特殊干預;若超過38.5℃,可以給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分的退熱藥一次,即可退熱。若體溫再次上升或者持續(xù)高熱不退,多是感染疾病引起的發(fā)熱,此時家長應特別警惕,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當疫苗接種率達到一定水平時,即使有傳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種了疫苗,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機會大為減少,降低了傳染病擴散和蔓延的可能性。因此,針對兒童的預防接種既有利于孩子自身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時又是整個社會共同預防控制傳染病的主要手段。
新手爸媽要切記給孩子打好疫苗,這不光對自己的寶寶好,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小編總結:接種疫苗前,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如果出現(xiàn)哭泣、睡眠不安等情況,要引起重視。如果家長無法確定是否可以進行預防接種,可以由醫(yī)務人員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