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哪些情況最好進行剖宮產呢?
1 、母親骨盆狹窄或畸形;胎兒過大,母親的骨盆無法容納胎頭;
2 、分娩過程中,胎兒出現宮內缺氧,短時間內無法順利娩出;
3 、母親患有嚴重的妊娠并發(fā)癥,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無法承受自然分娩的過程;
4、 嚴重妊娠合并癥,如妊娠合并心臟病,宮頸癌等。
誰有權決定分娩方式?
一般來說,醫(yī)生會按照準媽媽的身體情況和是否存在剖宮產指征來決定。原則上沒有醫(yī)學指征最好不要選擇剖宮產。
一旦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前醫(yī)生有責任將剖宮產的危險性及其可能導致的并發(fā)癥如實地告知準媽媽本人,必須由準媽媽本人及其家人同時簽署手術單才能進行手術。
了解剖腹產的現狀
剖宮產的現狀如何?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在世界范圍內剖宮產的比例應該保持在15%以下。而德國在過去的10年里剖宮產率幾乎翻了一番,達到將近30%。美國的剖宮產率也在20%以上。我國剖宮產率更是高達40%,有些地區(qū)甚至達到60%~80%。
如何才能讓準媽媽正確地選擇分娩方式?
正確選擇分娩方式的前提是要清楚地了解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利與弊。準媽媽不能盲目地任意選擇自然分娩和剖宮產,應該積極參加產前孕婦課堂,詳細了解分娩的過程,再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醫(yī)生的建議,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不能一味地堅持剖宮產,當然也不能一味地堅持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