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其次,要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孕婦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排便時間要相對固定,一般可定在某一次進餐后為好。排便習慣一旦形成后,不要輕易改變,到排便的時間,即使無便意也要堅持如廁。但每次蹲廁所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分鐘。如果一次排不出來,可起來休息一會兒再去。千萬不要蹲在廁里看書、看報,反而增加腹壓和肛門周圍血流的壓力,導致痔瘡或加重痔瘡。
孕婦孕期為什么長痔瘡
3、此外,還要適當進行一些體力活動和肛門保健。孕婦應防止久坐不動,提倡適當的戶外活動。適量的體力活動可增強體質,促進腸蠕動而增加食欲,防止便秘。每日早晚可做兩次縮肛運動,每次30~40遍。這樣有利于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排便和預防痔瘡。還可經常做肛門按摩來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方法是:排便后先用溫水清洗局部,再用熱毛巾按壓肛門,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次。
孕婦患了痔瘡如何治療?
孕婦便秘較嚴重時,可選用麻仁潤腸丸或地榆槐角丸;出血時可適當選用止血藥物,如止血敏和維生素K、C等;腫痛時可用中藥祛毒湯等藥物熏洗、坐浴,外用九華膏、四黃膏、痔瘡膏等藥物;并盡量避免久站、久坐,應適當休息,適當活動。
總之,妊娠后期婦女患痔后,一般不主張立刻手術治療,可選用以上幾種保守療法,等到產后再行進一步治療。這是因為產后隨腹壓的降低,靜脈回流障礙的解除,體內孕激素含量的降低。痔核一般會在4個月內縮小或萎縮。此時若癥狀消失,可免手術之苦。若仍有痔核存在,再進行手術治療,因這時痔核已較妊娠時明顯變小。手術痛苦就會相對減小,療程亦會明顯縮短,所以我們主張應盡量避免妊娠期手術治療。
孕婦如何避免產后痔瘡?
為了保證產后不發(fā)生肛腸方面的疾病,還建議:
1、室內空氣流通,室溫不要過高,室溫保持在24℃左右。
2、春季氣候干燥,室內放置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在45%~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