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硬得能打狗
嚴格地說,功能性便秘才是真正的便秘。這種孩子每星期排不了兩次大便,好不容易排出的大便,卻硬邦邦的像石頭,砸狗都會讓狗吠叫不已。功能性便秘,多開始于五歲以下孩子,有的孩子不到一歲就開始,比較多的是在斷奶、改變食譜時。這些孩子多數(shù)要用開塞露或瀉藥才能順利大便。
要改善這種便秘,最簡單的辦法是喝果汁,如鮮榨的橙子汁,蜂蜜水也可以。若是小嬰兒,可以適當?shù)匚共该诇?。收集煮飯時瀝出的米湯,一日喂2~3次即可。此外,訓練孩子排便,可以利用胃-結(jié)腸反射功能。當胃充滿食物(如飽餐一頓后),會反射性地引起結(jié)腸(大腸)收縮,產(chǎn)生便意。故有學者主張,在主餐后5~10分鐘,可讓嬰兒大便,體會一下胃-結(jié)腸反射。當然,有些老人不同意這種方法,認為“不衛(wèi)生”,但便秘兒不妨一試。
邋遢便秘
功能性大便潴留 是所有非器質(zhì)性便秘中最討厭、也最有害的一種。這種曠日持久的便秘,會給患兒帶來嚴重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問題。大便每周不足兩次,而且又粗又硬。更令人難堪的是,一些孩子的肛門時不時會滲出一些稀便,或放屁帶出大便,弄臟衣服。
患兒自慚形穢,小伙伴們也可能取笑他,加重患兒的自卑心理。隨之而來的,可以是患兒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消瘦、精神不振,但體格檢查未能發(fā)現(xiàn)器質(zhì)性疾病。
發(fā)生功能性大便潴留原因何在?恐怕大多數(shù)要歸咎于“痛性大便”、“不愉快的大便”和“被限制大便”。
“痛性大便”常起因于肛門疾病 在吃奶的小嬰兒,很可能是對乳蛋白過敏造成肛門炎癥;在大一點的孩子,則很可能是一次硬便撐破了肛門,造成肛裂。這些損傷使孩子一大便肛門就痛,于是逐漸學會忍著大便。
“不愉快的大便”是家長之過 有些家長過早要求孩子自己上廁所,或不管孩子是否有便意,強迫孩子上廁所,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憎惡排便,逐漸養(yǎng)成忍著大便不拉的習慣。
這些孩子每當有便意時,會千方百計忍著不拉。他們會夾緊雙腿,緊縮臀部肌肉,表情焦慮不安。在不能自由離座的場合,這些孩子會屈腿坐在自己腳跟上,拼命壓住肛門。長期下來,大便在直腸-乙狀結(jié)腸日積月累,越來越多,隨著水分在腸內(nèi)吸收,大便也越來越硬,直到嵌頓在直腸和肛管,縮不回,排不出,進退兩難。而從后面趕上來、水分未被吸收的稀便,會從嵌頓的糞塊旁滲漏出肛門,或借放屁的機會帶出來,此時直腸也逐漸失去收縮能力,使孩子更難排便。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直腸、肛管內(nèi)堅如磐石的糞塊,也非一朝一夕能辦到的。應該知道,治療功能性大便潴留,可能要花幾周、幾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時間。患兒、家長、醫(yī)生之間必須相互協(xié)作,經(jīng)常溝通。治療分三階段:解除大便嵌頓、維持治療效果和長期隨訪觀察。首先可以洗腸,清除日積月累的宿便。然后調(diào)整飲食,服用軟化大便的藥物或?qū)a藥。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教育孩子糾正強忍大便的不良習慣。治療要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據(jù)國外報告,五歲以下的孩子便秘,一年內(nèi)能治好的只有50%左右,兩年內(nèi)才達到65%至75%,所以要相當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