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藥對孩子危害很大,甚至會有致命風險?一則關于感冒藥的海外報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很多人不免心存疑慮,感冒藥到底能不能吃?對此,專家給出的用藥原則是:兒童感冒后,家長切勿隨意用藥,應及時就診;癥狀輕微時能忍則忍,一定要慎服感冒藥。
感冒藥對嬰幼兒有副作用
案例:張先生的兒子程程一歲了。提起感冒,張先生說,他一般都到藥店自行購買感冒藥給兒子服用。因為他覺得感冒發(fā)燒是孩子的常見病,如果每次都帶他上醫(yī)院,不僅費時費力,說不定還會交叉感染。像張先生一樣,孩子一感冒發(fā)燒,不少家長都會自行到藥店購買藥物。有些家長發(fā)現小孩鼻塞了,會用成人麻黃素給小孩滴鼻子;有些家長自行購買中藥制劑給孩子吃,服用不當也容易導致過敏或肝損害。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感冒藥均屬“非處方藥”,消費者可在藥店直接購買,無須出示醫(yī)生處方。據專家介紹,這次英國藥物安全機構列出的容易帶來副作用的15種感冒藥成分,是全世界幾乎所有西藥感冒藥的主要成分,我國的感冒藥產品也不例外,都含有這15種成分中的一種或幾種。目前市場有所謂專門針對兒童的感冒藥,專家說,這些兒童感冒藥除了在劑量和配方上與成人的感冒藥有所區(qū)別之外,其有效成分主要還是這15種成分中的一種或幾種。
這些成分的作用,有的擴充血管以緩解鼻塞等癥狀,有的則抑制中樞神經,起到鎮(zhèn)咳的作用。專家指出,這些成分都會造成兒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感冒藥中,對兒童傷害最大的主要有三類成分:第一類是含偽麻黃堿、麻黃堿、去氧腎上腺素等成分的減低充血類藥物,對兒童的心血管系統(tǒng)有影響,可能造成心悸、心律失常;第二類是含苯海拉明等成分的抗阻胺藥(即抗過敏藥),其可能引發(fā)過敏性休克、心律失常;第三類是含右美沙芬等成分的止咳類藥物,可引發(fā)腦損傷、心跳不規(guī)則、呼吸抑制等。兒童服用含這三類成分的感冒藥物需特別謹慎,切不可隨便服用或超劑量服用。
提醒:兒科專家呼吁家長不要亂用藥,自行購買感冒藥危害很大,因為兒童身體尚未發(fā)育成熟,對藥物的抵抗力較弱。在用藥上,不僅存在劑量上的差別,對藥物的耐受性也與成人不同,而且有的藥還屬兒童禁用。建議2歲以下的嬰幼兒盡量避免使用感冒藥,6歲以下兒童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慎用。
不及時就診易引起并發(fā)癥
案例:陸女士的寶寶10個多月了,日前寶寶夜晚睡眠中咳嗽、吐奶、哭鬧、鼻塞現象嚴重。由于家里有老人感冒,陸女士認為寶寶是被傳染了。但陸女士之前看到海外媒體報道多種感冒藥都有副作用,認為給寶寶服用感冒藥不安全,只讓寶寶多喝水,也不去醫(yī)院就診。這幾天來,寶寶的睡眠一直不好,以前夜晚睡上五六個小時才醒一次,現在睡上半至一小時就會醒來,很難受的樣子,家人十分擔心。
到目前為止,仍沒有藥物可醫(yī)治感冒。許多人服用的“感冒藥”,不過是抗生素、預防肺阻塞、抗發(fā)熱、制痛等的藥物,只能緩解感冒癥狀,無法治療,而且還有副作用。流感和感冒病毒隨時在發(fā)展、變異,因此沒有藥物可以直接跟病毒對抗,人們一定得通過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才能戰(zhàn)勝感冒。專家認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絕大多數病毒性感冒可以自動痊愈,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加強護理,補充營養(yǎng),多喝水多休息,再有針對性地進行退燒等治療,并不需要用藥。
感冒病毒在感染呼吸道的同時,也會損害其他器官,如損傷心臟、肝臟等,有可能出現并發(fā)癥。如扁桃腺發(fā)炎后,有可能引起急性腎炎等。另外,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現和感冒一樣,如病毒性心肌炎、麻疹、水痘等,家長很難鑒定。小孩一旦患上感冒,家長應帶孩子前往兒科就診,并根據醫(y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與治療,切不可隨意用藥。
提醒: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絕大多數感冒藥,都只是針對感冒的各種癥狀,如鼻塞、流涕、頭暈、咳嗽等癥狀緩解而已,而對引起感冒的病毒本身并無任何治療作用。此外,很多病癥如心肌炎、腸炎等表現癥狀與感冒類似,因此不及時治療會產生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