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經驗之共識】
許多媽媽告訴我,她們的共讀計劃曾遭到家人諸多質疑和非議。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但當我們家在短短一兩個月時間里一下子涌進一兩百本體積龐大、花費不菲的繪本,家庭空間被嚴重蠶食時;當家人看到米尼瞪著懵懂吃驚的雙眼,聽著我指天畫地時,我也聽到過“這種書都在騙錢吧?”“孩子這么小怎么聽得懂這些?”“編些故事跟他說就行了!”這樣的話。
共讀需要家人的共識
如果計劃未來數年內延續(xù)和孩子的共讀,就需要家人在精神上、時間上、住宅空間上,乃至經濟上的認可和支持。一帆風順的共讀絕不單是你和孩子兩個人的行為。從這個角度上說,孩子兩歲前,你已經迫切地需要取得全家的共識,為日后的共讀行為打下堅固基礎。一個好的共讀引導者,有責任讓全家人意識到:共讀不僅僅是親子游戲,共讀帶來愛。你有責任讓全家成員共享騎鯨之旅的旖旎風光,并像艦長一樣指引方向。
取得全家共識,我是以如下步驟進行的
A. 分享繪本帶來的愛。繪本中有許多講述家庭之愛的優(yōu)秀圖書,如《我爸爸》《我媽媽》《爺爺一定有辦法》《魔奇魔奇樹》《先左腳,再右腳》《給爸爸的吻》《團圓》《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因為講述的是熟悉的家人,一歲半之后的孩子都會投入閱讀。這些書總能激發(fā)孩子們內心的愛。米尼經常拿著這些書,依偎在外公(或外婆或爸爸)懷里,說著“看到這本書就想你了”“絕對不要和爸爸分開”“一定要保護爺爺”這樣甜蜜的話。能帶來愛的繪本是不會被人拒絕的。(注意:在挑選“舉家共愛”的繪本時,需考慮到老人的心理忌諱。有些講隔代感情的繪本涉及死亡,如《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爺爺變成了幽靈》,挑選時建議參考家里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