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皮疹
一般于接種疫苗后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皮疹的形態(tài)可有多樣,常見的有蕁麻疹,類似麻疹、猩紅熱樣皮疹,滲出性丘疹,水皰樣多形疹,出血疹或紫癜等,可為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疹時可伴有發(fā)熱、全身不適等癥狀。對于皮疹的治療,主要是抗過敏,必要時可用激素治療。
三、過敏性休克
1、1:1000的腎上腺素:成人每次0.5—1毫升,兒童每次每公斤體重0.02—0.03毫升,皮下注射。如果10分鐘后不見恢復,可再用一次。
2、氫化可的松:成人每次100—2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兒童每次每公斤體重2~4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靜脈滴注;情況危急者,可用上述腎上腺素量的1/2—2/3,稀釋于5%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內靜脈注射。
四、低張力低應答反應(又稱休克樣綜合征)
這是百白破疫苗注射后的一種比較少見的并發(fā)癥,常發(fā)生在2—8個月的嬰兒中,一般在接種后10小時內出現。其表現為面色蒼白、昏睡、煩躁、厭食,大多可自行恢復,約有0.2%的兒童可出現突然虛脫、持續(xù)尖叫,明顯的神經系統變化,甚至死亡。其發(fā)生的原因可能與過敏或低血糖有關。
五、血管神經性水腫
常發(fā)生于接種后的1—3天內,注射局部出現紅腫,皮膚因腫脹而發(fā)亮,嚴重者可擴展到整個上臂。對于這種情況主要采用抗過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