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新媽媽的生活便隨之發(fā)生一系列的改變。身體的不適,家務的增加,夫妻關系的改變,哺育嬰兒的辛苦,這一切或多或少會給初為人母的新媽媽帶來壓力,從而產生焦慮,煩躁,委屈,抑郁等等負性的情緒。
經歷過妊娠、分娩,新媽媽的身體、心理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認識不到這些變化,就很容易給自己帶來負面的情緒。
誘發(fā)產后抑郁癥的因素有很多,對這些因素做了一一分析以后,我們才好對癥下藥,幫助新媽媽走出抑郁癥的陰影,陪寶寶健康成長。
新媽媽,你的產后心情還好嗎?
內分泌變化
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后抑郁癥發(fā)生的生物學基礎。懷孕期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漸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內其水平逐漸降至基礎水平。研究顯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產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新媽媽這樣做
準媽媽時期適當閱讀相關知識讀物,對自己身體內分泌的變化能有所了解,那么對因此引發(fā)的情緒變化就能夠有清醒的認識,從而避免產后抑郁的發(fā)生。
如果初產后有憂郁情緒的話,那么要學會讓自己的心情放松,尋找疏解不良情緒的渠道,比如寫日記、網上傾訴等,等待身體對體內激素重大變化的重新適應。
身體變化
產時、產后的并發(fā)癥、難產、滯產、手術產是產后抑郁癥不可忽視的誘因。由于分娩帶來的疼痛與不適使產婦感到緊張恐懼,出現滯產、難產時,產婦的心理準備不充分,緊張、恐懼的程度增加,產程持續(xù)時間更長,導致軀體和心理的應激增強,從而誘發(fā)產后抑郁的發(fā)生。其次,有軀體疾病或殘疾的產婦易發(fā)生產后抑郁,尤其是感染、發(fā)熱對產后抑郁的促發(fā)有一定影響。
新媽媽這樣做
這種情況下,新媽媽要設法尋求幫助,愛人、親人的貼心照顧會有效減緩身體的不適;同時,不妨嘗試“食物治療法”。產婦在“月子 ”里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自內而外地調整身心狀態(tài)。
心理變化
產后抑郁癥多見于以自我為中心、成熟度不夠、敏感、情緒不穩(wěn)定、好強求全、固執(zhí)、社交能力不良、與人相處不融洽和內傾性格等個性特點的人群中。產褥期婦女情感處于脆弱階段,特別是產后1周情緒變化更為明顯,心理處于嚴重不穩(wěn)定狀態(tài),由于產婦對即將承擔母親角色的不適應,造成心理壓力而出現抑郁焦慮情緒。
新媽媽這樣做
新媽媽雖然已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嬌妻、父母的愛女,誰也不可能只做24小時全職媽媽,所以要給自己換個角色享受嬌妻愛女的權利。
注意適當調節(jié)變動生活內容,不要時時刻刻關注寶寶而忽略了自己,將寶寶暫時交給其他人照料,讓自己放個短假,哪怕是兩小時、半天,也能達到放松自己和精神充電的作用,從而避免心理、情緒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