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度量和單位
那么,疼痛是否有單位呢?答案是有的。微博里的“單位”其實是指dol,它是疼痛的拉丁文單詞dolor的縮寫。在上世紀40年代后期,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三位研究者James D. Hardy、 Herbert G. Wolff和 Helen Goodell根據(jù)此前他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這一疼痛度量標準。 最初,他們將其稱為"Hardy-Wolff-Goodell" 等級,一共分為十級,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單位,也就是dol來描述這十個等級。 那么,1 dol的疼痛到底是什么呢?他們定義為最小可覺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也就是對這一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饒若細究1 dol疼痛到底是多少,那就需要一種測量疼痛的工具,也就是測痛儀(Dolorimeter)。最開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是用棱鏡將光聚焦于人體皮膚上,隨著人體溫度的升高,看人體的忍受限度來進行疼痛定義,這些光可是來自一盞1000瓦的電燈泡。
分娩痛相當于20根骨頭骨折?
遺憾的是,dol這一描述疼痛的單位,從來都沒有被廣泛應用,它像曇花一現(xiàn)般存在于學術研究里。由于三人的試驗結果不能被重復,他們的疼痛測量方法與工具被學界否定,也被禁止應用。想想也是,疼痛似乎一種極為復雜的主觀感受,運用疼痛測量儀劃分dol等級,既不容易掌握,臨床上一點都不實用。因此,dol也位列5大最怪異的科學度量單位。
疼痛是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所引起的一種不愉快的主觀體驗,伴有感覺、知覺與情緒反應。人們對疼痛的體驗與感受是因人而異的,對疼痛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目前測量疼痛的金標準,依然是病人對所經(jīng)歷疼痛的表達??墒?,如何準確度量只有自己知道的疼痛程度呢?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法),這個方法依然是依托于人們對疼痛的主觀體驗,并非絕對客觀的測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