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追求完美是笨
小案例:媽媽發(fā)現(xiàn)玲玲每次把玩具收進柜子里的時候,玩具的邊緣要和柜子的邊角對得整整齊齊。有次奶奶幫玲玲收拾玩具,擺放整齊以后玲玲說“不是這樣子的”然后又重新自己收拾一遍。
每個寶寶都有著他自己的完美主義,有時候?qū)殞毜倪@些行為在父母看來真是吃力不討好,寶寶這樣是笨笨嗎?其實寶寶不斷地重復(fù)做這些瑣事是因為他有著自己的規(guī)則秩序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完美敏感期”。
這是時期的寶寶做事情講究完整性,他們認為事情就該這樣做的,如果家長插手或者影響到他原先的計劃,他不僅會感到糾結(jié),而且會不厭其煩地再做一次。這是他們從初步建立計劃做事的意識,到掌握較強的思維能力的一個過渡。
在這個階段看,家長應(yīng)多給寶寶耐心和寬容,如果他有著自己的規(guī)則,就任由他自己完成,盡量不要催促他或者罵他這樣做很傻。家長可以多給寶寶的行為一些指引,也多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寶寶在行為上有著一定的規(guī)則,其實也有利于寶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xí)慣哦。
破壞就是錯
3、實施破壞就是錯
小案例:小明是十足的搗蛋鬼,家里的東西在他手里很容易就被破壞,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把媽媽的化妝品弄得滿桌都是……媽媽每次為他的搗蛋行為“擦屁股”,有幾次終于忍不住罵了他一頓。
寶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寶寶創(chuàng)造力其實蘊藏在他的“搗蛋”行為中,這些行為并不只是孩子單純的娛樂,其實也是他用一些奇妙獨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這個世界。在成人看來他的這些搗蛋行為不顧后果,單純只是為了娛樂自己,而實際上寶寶從中調(diào)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