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過度輸液的五大危害
由輸液引起的事故在國內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小編再一次大篇幅的記述并非嘩眾取寵,只是想真正引起家長對輸液危害的重視。專家提醒,輸液不是“萬能藥”,不可能“液到病除”。相反,過度輸液還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后果。
一、降低人體免疫力。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體(即使是剛出世的小嬰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病菌都具有較強的防御能力。如果平常的感冒發(fā)燒都依賴輸液,不僅會增強細菌的耐藥性,還會干擾人體正常防御功能,降低自身免疫能力。
二、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是藥三分毒”,但輸液的“毒”是口服藥物的N倍。輸液時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后,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
三、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既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例如:當體內輸入致熱、致敏物質,如游離的菌體蛋白或其他代謝產物時,這些物質的輸入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如發(fā)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四、導致人體菌群失調。人體的體表及體內寄存著許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fā)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后的治療帶來難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專家提醒,靜脈輸液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在所有藥物劑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為什么你們還堅定地甘當輸液的“粉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