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Markus的故事,我感到唏噓不已,原來這種事情也會發(fā)生在德國。后來我把他的經(jīng)歷告訴了幾個親密又信任的同事朋友,他們對Markus的看法從覺得weird轉變成同情和理解,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不希望他被誤解。我反而感到很慶幸,在這樣一個缺愛的家庭長大,Markus竟然沒有形成有暴力傾向的反社會人格,沒有走歪路,而是靠自己中規(guī)中矩的打工完成了大學學習并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 - 這樣的結局,對群眾來說,已然是一種幸運,他的父母也不覺得兒子有什么不對勁。然而,只有Markus自己心里清楚他性格與能力中的缺陷源自哪里,或許他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試著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也可能連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夠化解他經(jīng)歷過的痛苦,撫平他受傷的心靈。
每一個看起來很奇葩,不懂社交,不懂語言溝通的藝術,情商低,有暴力行為,情緒容易失控,膽小易焦慮,不懂拒絕別人,極度在意別人眼光,討好型人格等等等等有性格缺陷的人,背后一定都有一對不懂教育的父母!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一個嬰兒會生下來就與人為惡,但父母不當?shù)慕逃绞絽s可能把孩子不知不覺地“逼上邪路”。沒有一個孩子生下來不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但父母的過多干涉和限制讓孩子漸漸失去了探索的欲望。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成長與超越自我,但父母的事事代勞與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學習進步的機會。
孩子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父母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