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兒童保健
一、當早臥早起,睡子午覺
天氣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會相應調整,易出現(xiàn)“秋乏”,因此保證睡眠充足最重要,對于孩子來說,要注意睡子午覺,能夠比夏天的時候睡多1到2個小時更好。
子時是指23:00~01:00,子時陰氣最盛,陽氣弱;午時指11:00~13:00,午時陽氣最盛,陰氣弱,子時和午時均為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jīng)氣“合陰”、“合陽”之時。子時睡覺最能養(yǎng)陰,睡眠效果也最好,所以對于孩子而言,早睡早起,睡子午覺尤為重要。
二、飲食宜益腎養(yǎng)肝,潤肺養(yǎng)胃
長夏處暑節(jié)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后,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尤其是南方,秋燥和暑熱的天氣夾雜,對于小孩的飲食要注重健脾祛濕,養(yǎng)肺祛燥,常有以下方法:
多喝溫開水,若小孩不愛喝,可加入有味道的東西,如蜂蜜(1歲以上適合),羅漢果麥冬,無花果等。
多喝粥,可用不同滋潤的食材煮粥給孩子喝,如山藥,蓮子,百合,芡實,核桃等,也可以磨成粉,加入米糊之中。
多喝湯水,可用石斛,枸杞,黑棗,百合,沙參,玉竹等生津藥材煮湯給孩子喝。
三、衣住合理,防“陰暑”,慎“秋凍”
“處暑時節(jié),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也不可像盛夏時納涼,更不可赤身臥地,以防“陰暑”。
四、注意情志精神調養(yǎng)
長夏處暑時節(jié)“宜安靜性情”,因本季節(jié),秋意越來越濃,但暑濕又未盡退去,大自然逐漸出現(xiàn)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人們容易產(chǎn)生悲傷的情緒,孩子易出現(xiàn)“上火” ,如:煩躁、不寐、易醒、驚惕易啼等,因此在情志調養(yǎng)上,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使情緒安靜,切忌過度玩耍、過度進食、過視刺激畫面。
此時兒童多以消食理脾養(yǎng)肝為主,可平安度過,常用保健藥物有:三公仔小兒七星茶、杞菊地黃丸等。
五、合理運動,收斂陽氣
本季節(ji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廣州地區(qū)更是暑熱未盡、濕氣又盛,空氣混濁,故小兒最好居家,少外出,尤其是早晚太陽未見,或者灰霾天氣。
陽光充沛,風力不大時,可外出1~2小時,僅在空曠環(huán)境輕微玩耍,不能過度興奮或運動,尤不可邊運動邊大喊大叫(這點為小兒天性,故需要大人及時控制)。
六、及時判斷孩子消化狀況
最主要通過以下四方面判斷
口氣:是否清新;舌苔:淡紅舌、薄白苔;大便:時間、次數(shù)、性質、氣味等;睡眠情況:晚上睡覺是否安寧。
其次還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做輔助觀察:
手指倒刺:有無;皮膚狀況:是否有皮疹、濕疹、蕁麻疹等;淋巴結:枕后、耳后、頸部、腹股溝、腹部等;反復短暫輕腹痛、磨牙、面部白斑
孩子若是消化好,證明前幾日的飲食較為合理,消化一旦不好,當日起就要即時調整飲食。如小一點的孩子,就要減少輔食的添加,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吃粥以及素食,必要的話也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藥材,比如煮谷芽麥芽山楂水,以及吃一些成藥,如三公仔小兒七星茶,這都是這個季節(jié)比較適合孩子的食材或中成藥,能夠及時幫助孩子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