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教委下發(fā)《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中小學校飲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中小學不得出售碳酸飲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飲料。通知中還規(guī)定,除寄宿制學校外,中小學原則上不得在校內開辦小賣部。碳酸飲料進“黑名單”的消息一出,引發(fā)社會熱議。該不該禁止碳酸飲料進中小學校園?學校又能否落實對碳酸飲料的管理呢?
沿著北京四中的校園主干道走一圈,可以發(fā)現不少學生手里拿著汽水瓶。北京市民周春紅的兒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級,一米六的個頭體重已超過130斤,周春紅說:“他平時就愛喝碳酸飲料,在學校我們也管不了,真怕他再這樣胖下去。”有調查顯示,我國12歲孩子飲用碳酸飲料的比例為76%,14歲孩子為92%。
禁有禁的理由:碳酸飲料會引起骨質疏松、蛀牙、肥胖等疾病。國外有研究表明,兒童喝碳酸飲料越多,越容易出現攻擊性強、注意力分散及不合群等。
北大附小后勤部張老師是堅定的支持者,他說,“考慮到孩子的自制力較差以及碳酸飲料的危害,我們學校一直嚴格禁止銷售碳酸飲料,學生可以通過校內安裝的過濾凈水器飲水?!?
北京市大部分小學主張對碳酸飲料說“不”,且校內不設小賣部,學生只在校內食堂就餐。
然而,一紙文書,能否管住中小學生的嘴?
就讀于北京第十一中學的蔣曦坦言,學校明令禁止學生將碳酸飲料帶進教學樓。但是,由于學校小賣部外包,其中仍有碳酸飲料出售,不少同學就在教學樓外喝完再進去。小高是人大附中的初三學生,他說,“學校全面禁止碳酸飲料也有不便之處,比如要搞活動或者班級聚會,同學還是會從校外買了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