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不教,誰之過?
記者在襄垣縣看守所里見到了殺死小川的爺爺老郜,這是一個身材瘦小、表情木訥的老人。
也許是和孫子之間的愛恨一時理不出頭緒,也許是自己內(nèi)心復(fù)雜的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談到孫子,老郜目光呆滯,但簡短的話語中依然流露出對孫子的不舍,渾濁的淚珠不時從眼角溢出?!八麖男【徒?jīng)常把人家的東西拿回家,盡管說過他,但是卻沒有及時制止和教育。我沒有錢給他,他就拿拖把棍打我,他一邊打,我一邊哭……”老郜說。
孫子讓老郜傷透了腦筋。為了使小川懂事些,去年夏天,老郜買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等,希望通過這些書讓孫子明白他的一番苦心,然而小川沒讀幾頁,就丟到一邊。老郜說,他在家里幾乎連高聲說話的權(quán)利也沒有,一大聲說話,小川就讓他“交罰款”,不給就打?!斑@樣無法無天,將來遲早是個禍害呀”,正是這個想法,讓老郜在幾次彷徨后,下了“處死”孫子的決心。
據(jù)孩子的繼母麗麗介紹,老郜愛孫子那是沒的說,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可小川近兩年對爺爺,不是拿腳踢,就是拿拖把砸。她坐月子那段時間,甚至看到小川拿刀子刺爺爺。小川對待爺爺?shù)淖龇?,村里人并不是不知道,也都看不過去,但小川還是個孩子,誰也不好說什么。
麗麗介紹說,小川經(jīng)常在家偷錢,開始是一元兩元,后來是五塊十塊,繼而一百二百,剛開始,她也不敢相信這錢是小川拿了,一直以為是自己記錯了,可是隨著丟失的數(shù)額是越來越大,麗麗才肯定是有人動過自己的錢包。有一次,她錢包的1500元錢不翼而飛,一搜,小川身上只剩1000多元,這個時候,爺爺卻說她是誣賴小川,“從此以后小川更不像話了,變著法的要錢偷錢”。
記者手記
留守兒童教育不容忽視
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轉(zhuǎn)型期特殊的社會群體,因為其父母長期在外,缺乏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加上各方對留守兒童的關(guān)注還不到位,致使留守兒童教育,成為當(dāng)下一個越來越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從襄垣縣發(fā)生的這起慘劇中可以看出,老郜對孫子小川傾注了全部的心血,然而,面對小川的不良行為,老郜卻沒有及時制止和矯正。當(dāng)老郜有一天看到一味滿足孫子的需求,換來的卻是孫子打罵的時候,他的精神便走向瀕臨崩潰的邊緣,所以“處死孫子的決心不知下了多少次……”
由此,該事件給我們帶來兩方面的思考:一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放縱性溺愛會導(dǎo)致孩子成為“他人的地獄”“父母的敵人”。本事件中爺爺?shù)哪鐞酃倘挥绣e,但養(yǎng)父、繼母的甩手是不是也加劇了爺爺對孩子的溺愛?二是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干預(yù)和引導(dǎo),不僅僅是老郜一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是需要社會各方面予以關(guān)注。
不管是什么原因,這一切都不應(yīng)該由一個只有9歲的孩子拿生命來承擔(dān),接受采訪時民警提示:孩子是有生命權(quán)、人格權(quán)的獨立個體,不容任何人侵犯,孩子的家長也不例外。這個案子,給涉事的各方都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