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多傾聽,多動手,閉上嘴!
小西瓜喜歡聽麻麻說話,聽麻麻講故事,聽麻麻唱歌,可要是麻麻的話語變成了嘮叨,小西瓜就聽不進去了。其實麻麻的嘮叨,是出于心里的一種負面情緒,是一種焦慮,而這種壞情緒會通過無休止的嘮叨感染到小西瓜,讓小西瓜的心情也變得低落。小西瓜真的希望麻麻能讀懂我的心,把嘮叨轉變成更有效的教育。
1、認清“時勢”,該放手時就放手
小西瓜小的時候,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很弱,粑粑麻麻需要把話重復再重復,小西瓜才能逐漸弄明白??尚∥鞴?strong>三歲以后,各方面能力都越來越強了,麻麻的話只要說一兩次,小西瓜就明白了,記住了,根本沒必要嘮嘮叨叨。麻麻以前的那一套教育方法,對“大寶寶”而言已經過時了。
2、不強求“完美孩子”,接納孩子的缺點
麻麻愛嘮叨,說白了就是對小西瓜的一些缺點不滿意,但是,麻麻真的希望小西瓜成為一個完美的、沒有缺點的孩子嗎?這樣的要求對小西瓜而言會不會太高了?麻麻不是常說“人無完人”?麻麻為什么不能接納小西瓜的一些小缺點呢?
3、學會傾聽,改變說話的方式
麻麻常說小西瓜“越說越不聽話”“越教越調皮”,是的,麻麻說太多了,小西瓜根本沒有解釋的機會,這讓小西瓜感到焦慮,從而變得更反叛,讓小缺點變成大缺點,臨時發(fā)生的錯誤變成頻繁發(fā)生的錯誤。其實,當小西瓜犯錯時,我更希望麻麻換種說話方式,給我留下辯解的時間,讓教育更輕松有趣,并且不對小西瓜產生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