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也許不知道,在一家人其樂融融看綜藝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的同時,騙子們也正借機翻新騙術。
昨日,鄭州市交警支隊民警走進轄區(qū)幼兒園,用騙子們的新騙術試驗孩子們。幾次下來,一名便衣民警輕易就能騙走一班小朋友。
試驗1
“糖衣炮彈”不管用
上午11點,一民警帶著一兜零食,在幼兒園門口隨機攔住孩子,身份是孩子爸媽的朋友。
事后商報記者統(tǒng)計了一下,5名孩子年齡都在3歲到6歲之間,民警的“糖衣炮彈”一次也沒有得逞,沒人愿意跟他走。
老師們分析說,因為民警不知道孩子們的信息,很容易就被問住,因而得不到孩子們的信任,“現(xiàn)在物質水平高了,家長也經常教,孩子不會因為吃的就隨便跟人走”。
![正在“行騙”的民警 河南商報記者王杰文/圖](http://photocdn.sohu.com/20140107/Img393064751.jpg)
正在“行騙”的民警
試驗2
反串攝制組導演帶走一班人
在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便衣民警和商報記者同孩子單獨相處。試驗在幼兒園大班、小班分別進行。
我們進入大班時,孩子們都很友好地和我們打了招呼。
“大家知不知道有個節(jié)目叫《爸爸去哪兒》啊?”民警問。
“知道?!边€沒等民警說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表達看法,說喜歡節(jié)目里的哪個小朋友等。
“我是這個節(jié)目的導演?!焙⒆觽儾徽f話,看著我們。民警又指著手中拿著相機的商報記者說,“這就是我們的攝像師,專門來挑小演員的?!?/p>
這下孩子們炸了鍋,紛紛舉手表示要參加。
隨后,通過“猜拳”和“挑兵挑將”,4名孩子蹦蹦跳跳地跟著民警走了。上車后,民警告訴他們“這是假的,我是警察”。
但孩子們不信,坐在車里不下來,直到老師出現(xiàn)才相信。
“他們是壞蛋。”返回教室的孩子立即告訴了小伙伴們,面對換上警服的民警,孩子們一臉怒氣。
在隨后的小班實驗中,全班的孩子都跟著民警下了樓。這讓老師們“很受傷”,他們沒想到孩子這么好騙。